11月21日,泰州市海陵区举办“冲击‘千亿主城’焕新‘文化古城’建强‘首善之城’”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发布“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成果及下一步计划。海陵区住建局负责人表示,该区以城市更新为笔、历史文脉为墨,绘就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画卷。
宜居为本,筑牢民生保障线。五年来,海陵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惠及5万户居民、377万平方米,相关工作获泰州市骏马奖;高效完成49个地块、120万平方米征收搬迁,创新实施“房票”安置政策,带动购房265套;按时交付4个“保交楼”项目,完成1674套房屋交付,守护4443余购房群众权益;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封闭式小区、组团小区专业化管理覆盖率分别达100%、85%。
文脉为魂,活化古城新魅力。坚持“小尺度、渐进式”更新理念,完成北山寺、笔颖楼等11处文保单位修缮,建成5个名贤纪念馆,9家场馆获评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修复开放杨延修纪念馆等红色阵地,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以“政府引导、自我造血”模式,塑造税东街、钟楼巷等网红打卡地,引进“年轻泰”商户100余家。
生态为裳,擦亮城市绿底色。建成污水管网134公里,完成128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连续三年全市第一,新建主管网650公里及处理设施561座,惠及3.7万多户;巧用“金角银边”建成游园120余个,实施203个绿化项目,新增绿地40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8%;狠抓工地扬尘管控,打造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工地25个。
融合为径,畅通城乡发展路。改造新建海陵北路等11条道路,整治老街巷47条,实施90处道路微整治,完成116条道路脱空检测;更新改造25条城乡道路照明设施,维修路灯超2万盏;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5条、桥梁5座,率先完成“十四五”249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
发布会上,城北街道、城中街道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老旧街区治理新路径等情况。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