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慢病疾病谱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多种慢病共存现象愈发明显。其中,“三高”与“三慢”(即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病叠加现象显著。
业内人士表示,“三高”共管、“三慢”共防能更好地预防并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心、肾负担,使患者获益。同时,专家呼吁,要加强慢病防治跨领域多方协同合作,引导患者及早进行慢病的综合防治,延缓共病的发生发展,这对改善患者健康结局,降低社会负担,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基于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社区人群的系统综述显示,成人多重慢病患病率分别为37.9%和29.7%。同时,基于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健康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多重慢病患病率达44.1%。
相关研究显示,多重慢病增加全因死亡风险或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多重慢病的数量越多,死亡风险越高,且多重慢病患者更可能面临住院次数增多及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多重用药、较高的总体医疗服务利用率及更大的经济负担等问题,对个人健康、家庭负担及整个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林骁表示,当前,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慢阻肺病等慢病人数均已达数亿规模,且共病现象普遍。以“三高”为例,29%以上的患者存在“三高”中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并存现象,同时慢性肾脏病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间关联密切,慢性心力衰竭与慢阻肺病也相互关联。
林骁指出,面对“三高”“三慢”患者人数众多、共病负担重等严峻形势,医患对“三高”共管、“三慢”共防的疾病管理认识亟待提升,不仅要针对单一疾病进行治疗和管理,更需要让患者得到多方面获益的整体诊疗方案,并树立长期规范管理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从优化利用社会医疗资源角度来看,“三高”共管、“三慢”共防可以减少因分散治疗而产生的重复检查、重复用药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林骁表示,慢病领域一直以来是阿斯利康从全球到中国深耕的重要治疗领域。目前,阿斯利康已将近20个慢病领域的创新药品引入中国,且还有近50个慢病临床研发管线在推进,临床管线内的新分子药物超过20个。
“我们也在深化与本土创新企业的协作,让中国创新为全球慢病患者带来获益。例如,阿斯利康和诚益生物就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达成了超过20亿美元的合作,期望能够造福包括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我们还与珂阑医药在高胆固醇血症和相关代谢疾病方面进行共同研究和开发等。”林骁说。
针对慢病共病的复杂性与独特性,林骁建议,推进共病诊疗标准的系统化建立,以及跨科室间的无缝协同与合作,例如“三高”共管、“三慢”共防、“心肺共管”、“癌肺同治”等,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实现更精准、高效的疾病管理与患者关怀。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