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的湖北武汉高温不断,“90后”外卖员赵彬无惧烈日,每日骑着小电车,穿梭于武汉的大街小巷。最近,他的背上多了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通体红色格外显眼。7月21日,赵彬告诉记者,“我希望做这方面的尝试,发挥职业优势,使急救技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责任。”(7月23日《健康时报》)
赵彬不仅背着AED送外卖,而且他的电单车上常备救生圈、救生衣等急救物资。有顾客因此笑称,这位外卖小哥是个“移动的急救站”,夸他“救人是主业,送外卖是副业”。在技术上,他深切体会到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的重要性,因此自学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说,他送外卖到哪里,也将急救送到了哪里,所到之处,周围人的安全也随之增加。
近年来,增加急救的流动性已经成为社会自发行动。比如,司机开着贴有“如需急救,请截停我”等车贴的车辆上街、并随时准备为路人提供急救服务,已成为普遍现象,其中包括很多急救技术娴熟的医务人员。此外,一些地方还将这类行为纳入到志愿服务范畴,通过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带动引领,激励更多人参与流动急救,使之更成规模、更加规范。
除了个人和私家车参与流动急救,公交公司和出租车公司等机构也参与其中。比如去年2月,上海第一家公益急救车队成立,挂有“车内有AED,紧急时无偿使用”标志的车辆成为上海市街头的一景。2023年新春之际,北京、河南新乡、平顶山、浙江宁波等地也先后出现“公益急救车队”。此外,大连市10辆私家车常备AED形成“移动急救站”;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些出租车自动配备了AED,通过“移动AED”汽车平台,建立快速急救响应机制。
这次虽然是一位外卖小哥的自发行动,但仍然具有独特的意义。由于外卖小哥人数众多,并且他们深入到社会各种角落,接触面很广,因此更多外卖小哥的电单车若能变成“移动的急救站”,势必大幅扩大急救设备与技术的影响范围,让有需要的人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得急救。尤其是,急救黄金四分钟何其短暂和宝贵,外卖小哥深入现场,更利于抓住这宝贵的时间。
这位外卖小哥的爱心行动还让人认识到,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都很重要,赚钱养家是成年人的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则是成年人的社会责任,这两种责任若能履行好,均能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当事人体会到生命的更大价值与意义。
急救离不开爱心、技术、设备等基本要素,更需要模式创新。外卖小哥背着AED上班,不仅本身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救人的作用,更是急救模式的一次创新,是将急救流动化发挥到了极致。期待更多类似创新能够不断涌现,以多种形式来扩大急救的流动性和精准性,让“救”在身边在社会的每个角度都能成为现实,从而将生命与健康的堤坝筑得更牢。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