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气温回暖,正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但许多人却深受眼部刺痒、充血、水肿、畏光等一系列症状困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高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述症状都属于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结膜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过敏性结膜炎,其中环境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高华说,若在生活中过多接触尘螨、真菌孢子、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都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也可能加重过敏,如春季变暖潮湿时,更利于真菌和花朵的生长,过敏原相应增多,导致过敏性结膜炎发生率明显增高;空气质量降低也会增加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还可能加重原有过敏症状。
高华介绍,根据发病机制,可将过敏性结膜炎分为五类,包括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和特应性结膜炎。其中,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眼痒、流泪等不适症状主要作为过敏的提醒信号,对视力威胁较小。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痒症状时,不可频繁按揉眼部,容易刺激细胞释放更多组胺,导致越揉越痒。
“春季角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应性结膜炎既有速发的因素,也有迟发的因素,容易反复发作,威胁视力,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高华说。
如何科学应对过敏性结膜炎?高华认为,及时自我发现、脱离过敏原、遵医嘱用药是科学应对的关键。若生活中感觉眼部不适,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由医生给出诊断和用药建议。
“为预防和缓解过敏性结膜炎,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与过敏原接触,可根据环境、季节变化做好防护。”高华建议,春季花粉多、气温变化大、空气污染严重或极端天气时,外出可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减少户外活动。若对尘螨过敏,可通过室内清洁、晾晒床具来减少过敏原。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加强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预防过敏发生。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