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中药网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丁香中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诞生44年长演不衰,法国编舞大师玛姬·玛汉《也许贝克特》来沪

日期:2025-07-05 03:15:43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8953   
 

灯光渐暗,十个苍白的身影从黑暗中浮现。法国编舞大师玛姬·玛汉的传世之作《也许贝克特》在首演44年后,登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台。台上的十位舞者,是荒诞派戏剧大师塞缪尔·贝克特笔下人物的集合体,诉说生命的喜乐与沧桑,叩问人类存在的永恒命题。

“没想到,有生之年能在国内看到这部作品。”一位观众说。《也许贝克特》的来沪,标志着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节目单上又增添一部教科书级的作品。近年来,从皮娜·鲍什的《春之祭》到阿库·汉姆的《陌生人》和《智胜心魔》,上海观众已经习惯在家门口欣赏世界顶级舞作。每次有重磅演出,都能看到拉着行李箱从外地赶来的观众。

在西方现代舞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德国有皮娜·鲍什,法国有玛姬·玛汉,二人均为欧洲“舞蹈剧场”的先驱。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舞蹈家之一,玛姬?玛汉在创作中经常融合舞蹈、剧场、音乐、摄影、装置艺术及雕塑等艺术元素,被誉为欧洲最具颠覆性的编舞家之一。

1981年,《也许贝克特》在法国里昂歌剧院首演,它打破了舞蹈与戏剧的传统界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舞台表达方式。玛姬·玛汉也凭借《也许贝克特》一举成名。这部作品被誉为舞蹈史上的经典,持续影响着全球舞蹈创作和表演。

作品中,舞者们全身涂白,动作时而如机械般整齐划一,时而陷入争斗。最令人难忘的是作品中大段的静默:舞者们静止不动,只有呼吸的起伏证明他们还活着。这种“几近静止”的状态,构成了作品强烈的戏剧张力。观众能听到邻座的呼吸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为什么一部诞生于40多年前的作品至今仍能打动观众?在社交媒体时代,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切割成碎片,《也许贝克特》那种近乎残酷的缓慢和重复,强迫观众停下脚步,思考那些我们日常回避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与他人真正的联系是什么?这或许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它不提供答案,但提出问题;不给予安慰,但引发思考。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15- 丁香中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7381号
声明:转载本网站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邮箱:bgm12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