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2023年对CXO行业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经济在疫情后的挑战、通胀加剧、利率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一些行业特定挑战,如生物科技投资放缓以及国家层面的监管等,诸多宏观趋势都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从当前医药行业的市场环境来看,自2023年以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面临资本寒冬的冲击,融资出现困难,此外,生物医药企业本身也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创新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动力不足,如此,CXO行业出现利润下降也是自然。不过,在这样的趋势之下,CDMO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摆在各家企业面前的一大重要议题。
对此,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ADC、GLP-1将成为新的市场机遇。不过,也是由于GLP-1以及ADC这类“网红”药物的市场前景可观,使得行业竞争加剧,也使得CXO企业之间陷入“内卷”。不少企业也表示,目前的市场需求很大,但仍然有很多公司拿不到订单。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臧雨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CXO从高速增长期走向增速平稳期是趋势,一方面,一些“玩家”会因为新环境下的战略调整,离开这个市场;另一方面,无论是此前的PD-1,还是现在ADC或者GLP-1,乃至后续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的大品种,均属于现象级品种,面临周期性的挑战。
“我们也会需要根据实际长期战略、整体战略的安排,去调整CXO业务板块在整体业务板块和各个业务板块当中所占据的比例。”在臧雨果看来,CXO企业在选择项目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CXO生存战
2023年是生物医药产业转型之年。从现实情况也可以看到,2023年整个医药医疗行业投资步入下行通道,估值陷于低位,上市公司表现跑输大盘,未上市医药公司的融资亦陷入冰点。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医药健康领域十大投融资中,与我国有关的仅有康桥资本和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海森生物一单。
这样的现实也波及一直以来处于高速增长的CXO赛道。梳理几年前的数据来看,过去CXO行业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而眼下,多家CXO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相比以往出现下滑,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
纵观国内市场,药明康德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达到403.41亿元,同比增长2.51%,归母净利润为96.07亿元,同比增长9%;药明生物发布的全年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同比增长11.6%达170.34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同比下降23.1%至33.99亿元;泰格医药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3.84亿元,同比增长4.21%,实现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0.91%。
与CXO龙头的增速放缓相比,昭衍新药、凯莱英业绩则明显下降。昭衍新药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下降63.04%;凯莱英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78.25亿元,同比下降23.7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69亿元,同比下降31.28%。
这样的态势也与全球CXO企业的发展现状相差无几。全球CXO龙头企业处境在2023年也不容乐观,体量庞大如赛默飞也无法保持高速发展。赛默飞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整体收入428.6亿美元,同比下滑5%。另外,在2023年先后宣布了五次裁员,前三次都集中在上半年,五次总人数近千人。伴随裁员,赛默飞在2023年还关闭了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工厂,该工厂主要提供生物制品开发和细胞治疗服务。
德国化学品和医药CXO头部企业Evonik此前宣布,计划到2026年从现有的33000个工作岗位裁减2000个。据悉, Evonik该计划旨在减少约4亿欧元的成本,并使集团更加精简、高效。继2023年销售额和利润大幅下滑后,赢创预计2024年将仅有小幅增长。
另外,瑞士龙沙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医药CDMO企业,在2024年初就宣布裁员并关闭位于广州知识城的大分子工厂。
而作为目前在中国为数不多布局CDMO业务的外资企业,勃林格殷格翰CDMO业务板块在全球和中国范围内均保持增长。根据勃林格殷格翰披露的数据,CDMO业务板块BioXcellence从2023年起并入人用药业务。2023年BioXcellence全球收入10.91亿欧元,占比4.3%,相比2022年增长6.5%。2023年,勃林格殷格翰CDMO业务在华同比增长14%。
“目前CXO赛道的市场需求依旧很大,但仍然有很多公司拿不到订单,部分企业甚至开始贴钱做服务,这是不健康的趋势。”上述券商分析师预计,这种情况依然会持续两到三年,这对不少公司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考验,企业也需要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龙头自救策略
当全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进入调整周期,CXO作为价值链上游如何自救?
谈及当下的市场环境,臧雨果认为,从CDMO行业出发,似乎众口一词提及的均是行业暂时进入了“寒冬”季节。不过,任何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先经历迅速的发展期,然后会经历一段平稳的期间。CDMO行业目前是进入平稳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目前是在进行一些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企业会重新根据新环境调整战略,甚至离开这个行业。
“不管是上海,还是中国,乃至于全球范围,大家都非常重视生物制药市场良性发展,所以能确保生物制药发展最终整体向好。对于一些外资企业而言,不同公司都有自己的策略、战略的调整。”臧雨果说。
事实上,在选择合作伙伴及项目时,也需要做好风险管控。 臧雨果进一步介绍,勃林格殷格翰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非常重视创新,其次就是看重客户自身对于产品、分子、工艺的理解,对于最终上市产品长期的战略布局,需要有比较清晰的考量,
“不能今天发掘了一个目标分子,后期毫无规划,如果只是想通过创新分子去获得投资,而没有长期的打算,这样的业务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持续的。”臧雨果进一步强调,价格、质量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质量不是只确保在单一市场,需要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能符合几大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在建设生产基地,并且在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考量所有市场的标准,投入相应资金,让产品质量符合所有市场要求。
成本显而易见,鉴于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知识和想法,人才成本也不容忽视。因此,勃林格殷格翰在与客户合作中会着重关注客户是否有长期规划,如果有上市的长期规划,勃林格殷格翰会与客户合作助力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上市成功率。
至于在项目选择层面,为了找到新的生存空间,精准选择“明星”赛道、成为专业化的CRO或CDMO,已经成为行业大趋势。而选对赛道的企业,也会享尽市场红利。以本土CDMO企业东曜药业为例,根据其披露的财报数据,自2020年战略转型布局ADC CDMO赛道后,东曜药业3年CDMO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8%,客户数量CAGR达42%,项目数量CAGR达46%。而在2023年全年,东曜药业营业收入达7.8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77%,其中,CDMO/CMO收入达1.4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94%,ADC项目收入占比65%。
在臧雨果看来,则需要规避同质化项目。“目前生物制药在中国是负责合同生产,我们会在前期做筛选的过程中,避免同质化严重的产品。CDMO行业有明显的虹吸效应,客户在选择服务对象时,很多订单会迅速向头部企业聚集,这也使得国内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CDMO企业受到的打击及影响较大,不过,优胜劣汰也将成为该市场后续的一大态势。”
“出海”不确定性增加
虽然当前CXO赛道存在不少挑战,但仍有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看好生物制药和CDMO市场。
这也是由于中国的创新药市场前景可观,尤其是在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创新推动下,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将坚持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那些具有良好科学基础的公司将继续吸引投资。另外,一些传统的中国制药公司在开发创新产品,一些领先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也在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市场,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与全球制药巨头之间的早期合作正在增加,释放国际化潜力。
不过,在行业遭遇周期性阵痛之际,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事件影响,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国际化布局也被认为前路不确定性较强。上述分析师也指出,由于全球不确定性和试验需求的变化,临床试验仍面临压力,这导致2023年全球试验数量普遍减少。
从药明生物2022年的财报不难看出,北美作为药明生物最大的市场,中国是第二大市场,欧洲市场位居第三位。当时,药明生物分析预测到,鉴于当时的市场增势,在2023年,北美将继续成为其最大的市场,而瑞士有望会超越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不过,这一预测结果明显与2023年的数据有些偏差。根据药明生物2023年财报,欧洲市场成为药明生物增速最快的市场,非新冠收入同比大增172.4%,2023年占公司收入提升至30.2%;北美市场位居第二。中国市场非新冠收入同比下降1.2%,位居第三位。再加上,虽然“生物安全法案”尚未落地,但它已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此环境之下,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后续Biotech企业“出海”不确定性增加。不过,臧雨果认为,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至少目前为止美国“生物安全法案”事件并不是针对整个中国生物产业。“当然,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最终出台肯定会带来一些顾虑,到准备‘出海’的时候是否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或者情况仍需观望。今年也有国内创新药企获FDA审批的喜讯,并且也是差不多在‘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出来之后获批,如果确实有创新药,单考虑美国市场的话,还是应积极地考虑去接受,因此大方向还是非常积极。”
在臧雨果看来,如果需要规避一些潜在的顾虑,那与跨国药企的合作会是一种很好方式。跨国企业本身在欧洲、美国等地都有完善布局,享有良好的声誉,可以帮助本土企业“出海”,如果单纯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出海”,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是如果是通过和外资企业、跨国企业合作,遇到的困难挑战相对而言更少。
根据公开信息,勃林格殷格翰在前不久也收获一份新订单,来自于上海莱士。其中明确,勃林格殷格翰将为上海莱士旗下血友病创新药物SR604注射液提供工艺转移及临床生产制造服务,致力于通过国际一流CDMO平台转化为优质终端产品。
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以国产创新药为代表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也要求,对CDMO参与者而言,需要重点关注核心竞争力,提高运营效率,拥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以在这种环境下获取成功。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